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矿物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MENG Song-ning,MENG Yu-miao, HUANG Xiao-wen, LI Lun, ZHANG Xin

Acta Mineralogica Sinica(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青山矿床位于黔西北威宁—水城成矿带,为黔西北矿集区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和电子探针分析,对青山铅锌矿床黄铁矿、白铁矿和闪锌矿进行了详细的结构和成分研究.结果表明,认为矿床经历了多期次流体成矿事件,水岩(或流体-矿物)反应及温度的变化可能对矿石沉淀具有重要作用.矿床形成经历了早期成矿阶段(S1)、主要成矿阶段(S2)和晚期成矿阶段(S3).将矿床中黄铁矿划分了 5个世代、闪锌矿划分了 3个世代、白铁矿划分了 2个世代、方铅矿划分了 2个世代、方解石划分了 2个世代.S1阶段以形成Py1、Mrc1、Py2和Gn1为主,S2阶段以形成Py3、Py4、Sp1、Sp2、Gn2、Mrc2和Cal1为主,S3阶段以形成Sp3、Py5和Cal2为主.黄铁矿整体相对富集As、Ge、Pb、Au等,贫Co、Ni、Cu等,As和Au可能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在黄铁矿中;闪锌矿整体相对富集Fe、Cd、Ge、Cl等,贫Mn、In、Hg、Sb等,Fe和Cd可能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中.S1阶段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具有温度增加、过饱和度增加的趋势,促进了白铁矿向黄铁矿的转化,且成矿元素铅得到初步富集.S2阶段成矿流体处于中温的环境下,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水岩相互作用,萃取围岩中的As及部分成矿元素.在S2阶段早期成矿流体处于温度较高,环境较稳定的条件下;而到了后期成矿环境发生动荡,温度下降,并且此过程一直持续到S3阶段.
更多
关键词
Guizhou,Qingshan lead-zinc deposit,Pyrite,Sphalerite,Texture,Chemical composi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