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因素探讨

Zhejia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21)

引用 0|浏览11
暂无评分
摘要
Mullan和Lichtor[1]于1983年首先报道了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of trigeminal ganglion,PBC),此手术不需要开颅,故避免开颅手术所带来的创伤及并发症.由于PBC具有成功率高、操作安全、无痛且复发率较低等优点[2-3],现已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之一.尽管对PBC术中可调节的参数较少,但目前这些参数对患者预后影响仍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拟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PBC治疗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来探讨影响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可能因素.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