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连续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MENG Ruoxi,WANG Xiaoli, DUAN Jianjun, XU Bin, YANG Hongwei, MEI Tingt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E(2023)

引用 0|浏览0
暂无评分
摘要
为明确秸秆还田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于2019-2021年生长季在贵州省思南县塘头镇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CK为不施肥,S0为常规施肥,S1(常规施肥+秸秆还田5 t/hm2)、S2(常规施肥+秸秆还田10 t/hm2)、S3(常规施肥+秸秆还田15 t/hm2)、S4(常规施肥+秸秆还田20 t/hm2).结果表明:2019-2021年秸秆还田均以S3处理产量最高,分别比S0处理增加20.16%、8.66%、14.40%,2019年产量增幅最高.造成产量差异的原因是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进而显著提高产量.秸秆还田与水稻籽粒产量的拟合分析表明,在籽粒产量最高处秸秆还田量为15.43 t/hm2.秸秆还田均能提高年份间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收获指数,在2019年,氮肥偏生产力以S3处理最高,而氮素收获指数以S4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42.81%和24.30%;在2020年以S3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55.98%和22.61%;在2021年以S3处理最高,分别比S0增加21.75%和15.88%.秸秆还田增加了年份间氮素生理利用率,均以S3 处理最高,比S0 处理分别增加72.97%、76.14%和52.98%,且年份和秸秆还田处理这2个因素对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效率有极显著的提高.因此,综合水稻产量、秸秆还田拟合结果以及氮素利用率,秸秆还田量以S3处理较为适宜.
更多
关键词
rice,straw returning,yield components,nitrogen utilizatio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