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研究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2019)

引用 1|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在足底筋膜炎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足底筋膜炎患者6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30~59岁,平均年龄44.51岁;体质量50.8~74.4 kg,平均体质量62.63 kg;病程3.3~27.3个月,平均病程15.29个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6~8分,平均评分7.01分.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研究组(n=3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体外冲击波疗法,共治疗10 d.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疼痛程度(VAS)、足踝功能(AOFAS)、足底筋膜厚度、最长持续行走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疼痛程度: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两组VAS评分值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3.23±0.38)分、(2.81±0.36)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足踝功能: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两组AOFAS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77.06±6.15)分、(89.02±4.33)分]高于对照组(P<0.05).足底筋膜厚度: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两组足底筋膜厚度较治疗前减小,且研究组[(4.36±0.50)mm、(3.89±0.38)mm]小于对照组(P<0.05).最长持续行走时间:治疗5 d后、治疗10 d后两组最长持续行走时间较治疗前延长,且研究组[(74.04±13.34)min、(106.56±21.22)min]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减小足底筋膜厚度,改善患者足踝功能,且可延长其最长持续行走时间,利于提升疾病整体治疗效果.
更多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