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超声医师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多部位发生模式分析

ZHANG Danying, WANG Limin, WU Yingheng,LIANG Yaojia, WANG Huimin,HUANG Hanlin, ZHANG Haichun, CHEN Zhongping, LIU Jinrong, MA Xiaoyan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2023)

引用 0|浏览1
暂无评分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超声医师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患病特征,探讨其发生模式类别.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广东省31家医院512名超声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问卷》调查其过去1年内WMSDs患病情况,分析WMSDs患病特征;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识别WMSDs发生模式.结果 研究对象WMSDs患病率为94.3%;主要受累的前5个身体部位依次为右肩部、颈部、右手/腕部、下背部和右前臂/肘部,患病率分别为80.3%、75.4%、61.1%、55.5%和45.3%.右侧的肩部、手/腕部、前臂/肘部、臀/大腿部和膝部WMSDs患病率均高于左侧相同部位(80.3%vs 31.3%,61.1%vs 13.9%,45.3%vs 10.0%,17.4%vs 8.6%,13.1%vs 8.4%,P值均<0.05).超声医师WMSDs患病率和5个主要受累身体部位的WMSDs患病率均随着其工龄的增加而升高(P值均<0.05).但综合医院与妇幼保健医院、三级医院与非三级医院、珠江三角洲地区医院与非珠江三角洲地区医院、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超声医师WMSDs患病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声医师WMSDs潜在类别模式以3个类别模型拟合程度最好,分别为颈右肩症状型、颈下背右肩右肘右手/腕症状型和膝以上多部位症状型,潜在分类概率依次为0.438、0.427和0.135.结论 超声医师WMSDs患病率极高,且与工龄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常见患病部位为颈部、下背部和右侧的肩部、手/腕、前臂/肘;右侧肢体WMSDs患病率高于左侧.WMSDs以多部位症状共同发生为主,以颈右肩症状型和颈下背右肩右肘右手/腕症状型2种模式较为常见.
更多
关键词
Sonographers,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Hospital,Prevalence,Latent class analysis,Pattern
AI 理解论文
溯源树
样例
生成溯源树,研究论文发展脉络
Chat Paper
正在生成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