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审查中,如何规避利益冲突?
浏览量: 125
时间: 2019-01-04 04:10
关键词: 基金,规避系统
前言
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增长,但这种增长却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冲突在其中掣肘。
利益冲突(Conflict of Interest)在政治上的解释为: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这里的利益,不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专业利益、个人声誉等等。目前我国各个领域普遍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已成为腐败发生的重要根源。
在法律上的解释为:专业服务领域特别是律师职业中的一种现象,即委托人的利益与提供专业服务的业者本人或者与其所代表的其他利益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对抗,进而有可能导致委托人的利益受损,或者有可能带来专业服务品质的实质性下降。
而在基金项目审查中的利益冲突指的是评审人和被评审人之间有利益相关的关系,这会直接影响到基金项目审查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其不公正。
基金项目审查面临的问题
如今,我国基金项目审查主要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对于各类科技从业人员的道德行为要求还没有非常权威、明细、规范化的准则。不少学者都曾经担心过,如果标书被送至与自己不和的专家手里,几个月的辛苦是否只能付诸东流?毕竟每年通过审核的项目也不过占到总体申报项目的25%而已。
另一方面,有些监督与审查机构形同虚设,职能交叉不清、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一直存在,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些被众多管理者、科技工作者所信奉的科技“潜规则”,学术界甚至有传言说:“近几年常常见到身边勤勤恳恳努力的人总是不如一天到晚不学无术、到处拉关系的人。会拉关系的人总能想尽各种办法获批基金”。
而基金委员会同样也有着自己的担忧:如果标书被送至与申报者有利益关系的人手中,导致评审不公引起的不良后果将由谁来担责?
无论是哪方面的担忧,无不凸显着在申报基金项目时进行盲审的重要性。
AMiner评审规避系统
通过对论文、专利、项目、个人主页、社交平台等数据语义化地整合,AMiner构建了包含学者、机构、成果等实体的科技知识图谱,并通过概率模型推测学者之间的同事、师生、合作等关系。
该系统具备两大功能:一是辅助选择评审人,二是辅助规避评审中的利益相关者。
基于科技知识图谱,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申报者和评审专家之间所存在的不同种类的社会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基金项目审查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公正情况。
系统使用方式如下:
1.点击编辑专家列表,在左列或右列统一添加审批者或评审员。

2.添加完毕后,点击检测即可

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NIPS、ICML等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用于避免学术论文审稿人分配过程中所存在的冲突;同时,该系统被用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用来解决基金项目评审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在基金项目申报的过程中,不仅要防范资助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冲突,还要防范不适当地利用科技管理人员身份影响或试图影响依托单位或其他政府部门决策等行为。利用科学的系统,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保密制度),防止滥用职权、禁止以权谋私等行为对申报的项目进行不公的干涉。
如何用好科学基金经费,保证这些经费使用得真实、合法和有效,使公共科技投入更好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需要基金管理机构、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任重而道远。
如需获取本系统,您可以在公众号后台给我们留言。
希望您能够注明“公司名称&简介、主要需求、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方便我们之后安排专人与您联系。
*目前系统仅向有商务合作意向的公司或个人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