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正文

2019年《Research》主编推荐文章及重要活动

作者: Research编辑部

浏览量: 1688

时间: 2020-01-02 08:54

关键词: 无线数字通信,光动力治疗,手性,3D打印,金属锂,超材料,一步法生物偶联新

自2018至2019,《Research》创刊1年有余,在这一年中,《Research》发表了111篇前沿热点领域的重要文章,举办了诸多品牌学术活动,为中外科技工作者服务,搭建了中外科技交流合作的平台。 在2019年末,我们整理了主编推荐文章、热点文章、重要活动,快来看一看,这些学术热点你get到了吗?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2331.png

一、主编推荐

01

东南大学崔铁军团队提出一种简化的数字无限通信系统方案

2332.jpg

在过去的30年,无线数字通信系统发展迅速,无线通讯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而无线通讯技术仍然不断追求具有更高保密度的通信方式,以应用于卫星对地通信和军用无线通信中。近日,东南大学崔铁军教授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编码超材料的全新数字无线通信体系结构,将要传送的信号由动态变化的辐射模式直接调制,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上都极大地简化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

Direct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Messagevia Programmable Coding Metasurface

Research DOI: 10.1155/2019/2584509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19/2584509/

02

黄维院士、赵强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单线态氧释放策略,可实现乏氧肿瘤的光动力治疗

22222231.jpg

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因具有较小的侵入性和较高的空间与时间精确度等特点,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手段。然而,实体肿瘤具有异常的血管分布和代谢,使其内部处于乏氧环境,限制了单线态氧的产生。并且,光动力治疗过程中会消耗氧气,使肿瘤的乏氧程度增加,导致临床上PDT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受到限制。黄维院士和赵强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单线态氧载体,实现了乏氧肿瘤内单线态氧的高效、可控释放,成功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De Novo Design of Polymeric Carrier to Photothermally Release Singlet Oxygen for Hypoxic Tumor Treatment

Research DOI: 10.34133/2019/9269081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19/9269081/

03

具有三明治排列特征的全新手性,南京大学/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李桂根团队发现多面3D手性

2334.jpg

手性可以追溯到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动植物的功能分子及其折叠的高级结构中,其中的多面手性在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里充分体现。南京大学/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李桂根团队报道了一种全新的多面3D手性。该手性具有三明治排列特征:由三个几乎平行的层面组成,中间层面为中心层,上下两个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以避免镜像异构体可能的异构化。多面3D手性分子和其前体化合物表现出了正常有机小分子极少具备的特征:形成长棒或雀巢穴型固体。同时表现出多种色彩的荧光和AIE,其中一些分子显示出超强的旋光特征。

Multilayer 3D Chirality and Its Synthetic Assembly

Research DOI: 10.34133/2019/6717104)。

https://spj.sciencemag.org/research/2019/6717104/

二、热点文章

01

普适性高速高精度3D打印新突破——构筑二维超低粘附表面

2335.jpg

3D打印是一种通过增材制造的方式来构造三维结构的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材料与资源的浪费。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宋延林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方绚莱教授等合作,提出了一种普适性的高速、高精度3D打印策略。

Bioinspired Ultra-Low Adhesive Energy Interface for Continuous 3D Printing

Research, DOI: 10.1155/2018/4795604

02

清华大学张强:卟啉骨架构筑超亲锂负极,优势锂形核调控无枝晶金属锂沉积

2336.jpg

金属锂由于其极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最低的电极电势,被视为极具竞争力的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金属锂负极锂枝晶的生长是阻碍着高比能锂金属电池实用化的关键问题。清华大学张强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卟啉骨架材料用作金属锂负极的沉积骨架,其中精准构筑的卟啉单元具有超高亲锂性,可以诱导金属锂均匀形核与生长并抑制金属锂枝晶的形成。
Favorable Lithium Nucleation on Lithiophilic Framework Porphyrin for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Anodes

Research DOI: 10.1155/2019/4608940

03

超材料让高次谐波的“私人订制”成为可能,清华大学周济团队首提人工产生高次谐波新机制

2337.jpg

清华大学周济院士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可人工产生高次谐波的超材料。通过超材料的局域磁电强耦合过程,使得固体中低速运动的自由电子激发出非线性汤姆逊散射,进而实现高次谐波的人工产生。这种不借助自然非线性材料产生的高次谐波具有极高的设计自由度,使得人工控制高阶光学非线性成为可能。

Artificial Generation of High Harmonics via Nonrelativistic Thomson Scattering in Metamaterial

Research DOI: 10.1155/2019/8959285

04

让细菌带着荧光飞: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提出一种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的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2338.jpg

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的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实现多级对象的功能化标记与应用,如天然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多肽、蛋白质、活细胞快速染色、活细菌快速识别染色、无机材料修饰等。

A Simple Approach to Bioconjugation at Diverse Levels: Metal-Free Click Reactions of Activated Alkynes with Native Groups of Biotargets without Prefunctionalization

Research DOI: 10.1155/2018/3152870

05

将图像直接投射到视网膜上的3D眼镜来了!剑桥大学与华为慕尼黑团队在3D显示又取得最新进展

2339.jpg

剑桥大学初大平团队联合华为慕尼黑研究中心的工程师们,构建了一种新的3D显示解决方案,克服了通常3D设备引起的“恶心、视疲劳、用户不能准确估算深度”等问题。采用随时聚焦显示的方式,使得它的计算机数据处理速度比通常的全息3D展示快了三个数量级。

Accommodation-Free Head Mounted Display with Comfortable 3D Perception and an Enlarged Eye-box

Research DOI: 10.34133/2019/9273723

三、重要活动

01

2019年度《Research》与《Science》 工作协调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

2019年3月1日,《Research》主编(海外)崔天宏教授和编委李晨钟教授共同前往坐落在美国华盛顿特区的《Science》总部,就2019年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沟通和协调。《Science》出版人Bill Moran先生,以及SPJ(《Science》合作期刊)项目的负责人Hannah Heckner女士、项目工作人员Robert Koepke先生等参加了会议。

02

科技期刊编辑学术沙龙在京举办

2019年6月26日,由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Science杂志/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技导报社、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联合主办、《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杂志社协办的“科技期刊编辑学术沙龙”在北京举办。此次活动纳入了中国科协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人才培训计划。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科技期刊编辑参加了沙龙活动。

03

智能制造现状与前瞻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举办

2019年6月29-30日,第二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分会“智能制造现状与前瞻国际高峰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协与黑龙江省政府联合主办,科技导报社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承办,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教授担任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教授主持开幕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曹喜滨教授、科技导报社社长王康友研究员出席并分别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来自国内外的50余位相关领域学者参与了报告及讨论。

04

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发布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俄罗斯科工联共同发起的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于2019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本次发布活动由科技导报社、《中国科学》杂志社、Elsevier共同承办,由《Research》《科学通报》《The Lancet》《One Earth》《Joule》、 Scopus等提供学术支持。

05

2019年编委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9年12月28日,2019年《Research》编委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宋军出席会议并讲话。《Research》主编(中国)黄维、主编(国际)崔天宏,编委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宁生、高松、陈军、刘维民等16位专家,以及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Science》杂志社和科技导报社相关人员,共计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崔天宏主持。

四、展望2020

2019年是《Research》创刊第二年,期刊有了飞速发展,在线出版文章111篇,为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多位中国高水平学者争夺到了成果首发权。在这一年,期刊进入了Scopus、PMC、CSCD等多家国内外重要数据库。

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感谢主编、编委、审稿人、作者做出的卓越贡献,感谢读者对《Research》的大力支持,2020我们会再接再厉,为中外科技工作者做好服务,为推动科技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往期回顾:

像含羞草一样可变换的三维形变材料——杜学敏:传统材料可控三维形变普适性方法

英国剑桥大学初大平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的三维显示策略,模仿现实物体的3D视觉

让细菌带着荧光飞: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提出一种无金属参与、无预修饰的一步法生物偶联新策略

[关于转载]:本文为“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文章。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Research科学研究”微信公众号。谢谢您的合作。

扫码微信阅读
[关于转载]:本文转载于Research编辑部,仅用于学术分享,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port@amin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