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正文

14万顶级学者数据揭秘:过去30年,北京的高级AI人才,最终去哪儿了......

作者: 学术头条

浏览量: 705

时间: 2020-06-20 22:58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人才,发展轨迹

30 年来,北京与国际 AI 人才交流越来越频繁,北京正成为国际 AI 人才中心之一。

过去三十年,人工智能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概念深入人心,人工智能的应用走进千家万户!

这场跌宕起伏,精彩绝伦的 AI 竞争大戏中,北京虽然不是主角,但是仍然表现得气势恢宏、大势磅礴,其汹涌澎湃的气魄源于千千万万的北京学者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不断地推动着人工智能科学的进步、应用的创新和产业的发展。

学者的科研成果具有真实性、准确性、非匿名性、严谨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它蕴含了学者在特定的时间、特定地点、从事特定研究内容的科研活动信息,它是体现学者学术成就、学术成长历程、研究兴趣变化、合作关系网络等的重要载体。AMiner 团队以科技大数据为学者时空关联的依据,在以领域重要论文为关键信息,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命名排歧、聚类、基于学者科研成果挖掘的学者精准定位算法、异常检测技术和手段,构建了“学者-时间-空间映射关系”的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多种可视化工具实现了学者的分布,热力和迁徙的展示。

AMiner 大数据平台蕴含 1.3 亿学者,2.6 亿论文。本文在此基础上抽取了人工智能顶尖期刊会议中的 261,277 篇学术论文中的具有影响力的 142,154 名学者。通过挖掘这些学者职业生涯与北京的交集,确定了 992 位与北京有关的学者,并人工筛选了 31 位具有行业、领域、年龄、经历等代表性的顶尖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北京学者的迁徙同步,展现了他们传奇的经历。

202006210101-gPVYi7r19x.jpg

视频:过去30年北京高级AI人才迁徙图(点击观看)

研究显示,30 年来,北京与国际 AI 人才交流越来越频繁,2019 年北京各类 AI 相关的学者数量达到 10 万人,北京正成为国际 AI 人才中心之一。尽管北京人工智能人才在研究、应用等领域表现卓越:辐射全国,覆盖全球各大研究机构及产业区域,但是北京市的人工智能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

(1)北京市人工智能领域应用体系相对完善且强大,但顶尖学者稀缺,导致原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缺乏顶层设计的能力,顶尖人才聚集效应不明显。

(2)过去三十年中北京市的人工智能学者的输出总量远大于输入总量,尽管近几年状况有所改善,但是仍未摆脱这一困局。其不竭的输出动力源于其教育体系的规模宏大,青年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评价、人才升级、人才留用仍然是北京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会持续面临的一大挑战!

(3)同时,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人才发展不均衡,男女顶尖人才性别不均衡,人才结构不均衡,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矛盾尤为明显。

(4)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调研统计,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比为 1:10,按照 2030 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 1 万亿元、相关产业 10 万亿元的规模估计,人工智能缺口达到 500 万人。如果按照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占全国 26% 的比例计算,北京市在 2030 年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有130万人。如果按照在全国人工智能招聘岗位北京占 40.3% 的比例来计算,北京市在 2030 年的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达到 215 万人(参考《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现状和需求分析》)。

更多详细资料请关注AMiner官方网站:www.aminer.cn

AMiner最新产品敬请关注:

1. 智能技术趋势分析:https://analysis.aminer.cn/

2. 基于学科的搜索:https://www.aminer.cn/channel/

3. 智慧人才库:https://gct.aminer.cn/

北京人工智能学者的“1990-2020”部分大事年纪:

1991年

李彦宏从北京大学赴美求学。

1992年

张晓平入读清华大学。

1994年

郭毅可博士毕业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获科学博士学位。

高文作为访问科学家,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

张大鹏获得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博士学位。

1995年

张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

龚克任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1998年

李开复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

1999年

李彦宏回国创立百度。

龚克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张宏江从惠普实验室离职,参与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

杨强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访问研究员。

王坚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芮勇开发了微软MovieMaker V1.0中的视频边界检测技术。

张亚勤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

2001年

杨强在香港科技大学(HKUST)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任副教授、教授。

马维英从硅谷惠普实验室回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李航就职微软亚洲研究院。

2002年

王海峰离职isilk.com回北京加盟东芝(中国)研究开发中心。

郑宇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裴健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获计算科学博士学位。

2003年

张宏江创立微软亚洲工程院。

孙剑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2004年

姚期智正式加盟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担任全职教授。

2005年

张大鹏任职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系讲座教授。

汤晓鸥从微软亚洲研究院离职,任职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06年

陆奇担任雅虎的资深副总裁。

黄铁军任职北京大学。

2007年

孙茂松任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

2008年

王坚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首席架构师,后研发出飞天云操作系统。

楼天成在清华大学“姚班”攻读博士。

2010年

王海峰加盟百度,后负责人工智能体系(AI Group,AIG)。

2011年

高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期智担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

山世光任中科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何恺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

2012年

李航加盟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

2013年

李彦宏成立中国首个深度学习研究院、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马毅当选IEEE Fellow。

张潼加入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历任百度研究院副院长,大数据实验(BDL)主任。

楼天成加盟Google。

2014年

汤晓鸥创办商汤科技。

吴恩达加盟百度,担任百度公司首席科学家。

张亚勤加盟百度,任总裁。

2015年

颜水成加入360,任360首席科学家,360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2016年

孙剑加入旷视任首席科学家、旷视研究院院长。

芮勇担任联想集团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

何恺明加入Facebook AI研究院(FAIR)。

2017年

马毅从上海返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教授。

龚克担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

马维英加入今日头条,出任副总裁,管理今日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

陆奇加入百度,担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

张潼加入腾讯公司,任AI Lab主任。

吴恩达出任Woebot公司新任董事长。

孙茂松开放人工智能诗词创作系统“九歌”。

楼天成离职百度美研,创立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小马智行(Pony.ai)。

2018年

张钹担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郭毅可任帝国理工学院数据科学研究所所长。

高文为中央政治局讲解新一代人工智能。

李开复担任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张宏江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

杨强任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

郑宇加入京东集团,担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

黄铁军担任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李航任今日头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裴健入职京东担任副总裁。

2019年

孙剑出任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姚期智出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堂班教授。

陆奇担任Y Combinator全球研究院院长。

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潼任港科大和创新工场联合实验室主任。

颜水成加入上海依图科技首席技术官(CTO)。

2020年

张晓平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张亚勤加入清华大学担任智能科学讲席教授,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

特别鸣谢: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智能研究院

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知识工程实验室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

论文参考:

[1] Shao, Zhou, Jie Tang, Yutao Zhang, Bo Gao, and Yongli Wang. "Scholar Trajectory: Visualizing the Migration of Talents." (2018).

[2] Wu, Kan, Jie Tang, Zhou Shao, Xinyi Xu, Bo Gao, and Shu Zhao. "CareerMap: visualizing career trajectory."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no. 10 (2018): 104101.

[3] Zhou Shao, et al. "AI 2000: A Decad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 12th International ACM Conference on Web Science in 2020 (2020).

[4] Sha Yuan, Zhou Shao, Xingxing Wei, Jie Tang, Wendy Hall, Yongli Wang, Ying Wang, Ye Wang. "Science behind AI: the evolution of trend, mobility, and collaboration." Scientometrics (2020): 1-21.

我们期待与您的交流!常年提供数据挖掘类实习岗位!

咨询及反馈请联系:邵洲

邮箱:shaozhou@mail.tsinghua.edu.cn

往期回顾:

熬夜刷手机,真的会影响视网膜细胞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见证新时代,人工智能正“重新配置”世界秩序

碰撞思想,论道AI,让我们一起探索AI下个十年

[关于转载]:本文为“AMiner”官网文章。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AMiner”官网。谢谢您的合作。

扫码微信阅读
[关于转载]:本文转载于学术头条,仅用于学术分享,有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port@aminer.cn。